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
文章于 2016年12月11日 被检测为删除。
查看原文
被用户删除
其他

近现代回族皮货的生产与销售网络

2016-03-15 袁纣卫 中穆平凉社区

摘 要

本文运用市场因素分析、历史分析等方法与理论,通过对回族皮货的采购、制作工艺流程、销售网络等作了描述与分析,以求能窥见回族皮毛贸易发展的脉络。 
  关键词:回族;皮货;生产;销售网络 
  中图分类:F416.85=6 文献标志码:A 文章编号:1002-0586(2008)03-0075-05 

转自:《回族研究》 2008.3

 
  一、皮货的生产 
   
  皮货需适时供货,生产有很强的季节性,否则“已过硝熟之期,而客商亦已星散”。农历五六月天气炎热,是生皮加工、熟制的最好季节。传统的皮衣加工技术落后,买来后熟皮加工熟制要20多道工序:泡皮-去油垢-洗净-踩实-下缸-出缸-控水-晒干-刮净-抓毛等。先要用打皮条一张张抽打,后用铳再一张张梳理,一个手工生产一天不过十张八张。然后将生羊皮在河里搓洗干净,要用一定比例的原料,主要是硝和黏米面,再把羊皮放在缸水中上下翻腾、淘洗,使其均匀受热。缸一般一口能装40-50张羊皮,40张羊皮就用40斤硝。几个大缸围成一周,每缸加上皂角沫,捞出皂角沫,一缸下去一个人,用脚不停地猛蹬,几个人相互配合,动作一致,称作“蹬缸”。撇去水上的脏东西,澄出清水,再用30斤黏米面打成糊状,下到盛着皮子的缸里,再把皮子踩翻2-3次。要用一个月的时间,天天如此,才能出缸做活。热缸既麻烦又辛苦,为了赶活才这样做。为了使皮子出缸快,要把下缸的羊皮天天取出来控,缸里的水放到锅里去烧,温度在25℃左右,再把皮子放进去,一般7天就可以出缸。4-5月份利用阳光加热,一个月就可以出缸。碰到阴雨天。往往需要40多天才能出缸。还有用“拉熟”工艺的,把土硝和糜面放进盛水的锅里,锅底加火,将洗净的羊皮2-3张放入锅内,不停翻动拉展,使其均匀受热,但是水温要求保持46℃左右。干羊皮要用水浸泡一夜,第二天捞出来由技工铲刮去皮板面上的残肉、纤维和油垢,下河洗净控干后,再下缸。然后在木板上绷开,四面钉上钉子,刷上糊状的硝水或温盐水,晒干成板状即可。出缸后的羊皮捞出晒干,收起来铺板,用清水喷洒使它湿润,第二天再用铲子刮,刮好后就可以上案子做活了。熟制绵羊皮还要抓毛梳开,用条子抽打出穗“千钩万铲”。旧皮袄洗时,把皮袄铺在案子上,沾水用刷子刷,再用干毛巾展,直到水清为止。最后用2斤黏米面搓,半块胰子洗,洗后晒干,用蜡条子抽打暴穗,两天就可洗好。 
  上案子缝制皮袄,要求羊皮类山羊皮要头朝上,绵羊皮要头朝下,因为毛质好的要放在前襟、后背、袖子,毛质差点的要放在肩、腋。做狐、豹等皮袄就更讲究。济宁回族皮作坊多以青猾皮、羊羔皮等作原料,雇佣技术高超的老师傅,生产高档皮货,要求选料精良,做工复杂,手艺精细,耗时颇多,制作一件狐皮衣,需用几百张整皮,狐皮大致分狐头、狐膝、狐脊、狐浅(狐腹)、狐腿、狐尾6部分,做衣服只用前5部分,狐尾仅用作鞭梢等装饰品。要按部位分解,按毛叶大小、绒的厚薄、色泽分别选用,最后按皮料大小拼接缝制,因此价格高昂,利润也高。 
  各地回族皮货的生产,也各不相同。到19世纪中叶,甘肃的平凉、石咀子、兰州,陕西的王阁村、羌白镇,河南的孟县(孟州市),山东的济宁,逐渐成为回族毛皮业的集散场所。 
  大荔回族有世代相传的皮货手工艺,泾水、洛水所产之硝,适于硝皮之用,泡熟皮革“较他处所制者逾格轻软,自昔已然,此乃水性关系”。以羌白镇回族皮货业为主的“同州皮货”在清代闻名全国,回族精于硝制皮货,著名的如“敬信义”皮庄,“方法系世传,经营此业者已八十余年”。 
  临清回族皮货业更以拼接缝制工艺精湛而著称。工艺“千张袄”是利用裁制皮袄剩余的边角下料。把长短大小不等的碎毛皮,根据毛花的种类和色泽。经过精心选料搭配,缝制方块后再缝制“千张袄”。“千张袄”生产行业有30余家,都是由回民经营,可以和整皮产品媲美,经选料配制,工艺“千张袄”的毛皮长短以及色泽一致,看上去和整皮难分,其实胜于整皮。因为整皮厚薄不均影响其质量。“千张袄”不同,因是什么地方毛皮什么色泽,可以任意搭配,从质、感上胜于整皮。轻暖能与整皮有同样御寒能力。“千张袄”穿起来,即不出现上纵下垂。而整皮毛花一顺穿起来上纵,时间长了就垂成毡。 
  山东济宁从明代至清代中期,历经数百年的发展,开设了许多皮毛作坊,制作工艺日益完善,市场也逐渐形成。至清道光、咸丰年间,大作坊已经出现,兴盛时有70家皮作坊,其中有扈慎兴作坊、马家作坊等多家。马家作坊为马东彪、马西彪兄弟所设,雇工百余人,制作皮衣运往当时最大的皮毛市场苏州,国内的官宦富商多在此购买皮衣,由苏州皮庄收购包销。到清代光绪时,皮毛生产有了更大的发展,较大的作坊有20余家。最有名气的有四大作坊,一种说法是王增盛、陈恒昌、朱六和、马兼恕四大作坊;另一种说法是王增盛、陈恒昌、朱六和、刘公盛四大作坊。20多户大皮作坊各有银币20万两以上的资金,雇工百余名。外地来济做短工的人也不少,全业工人约有一两千人,居全省皮毛行业之冠。青州有“市口皮及束鹿小羔皮”,清末民初,回族皮毛业有“泰昌祥”、“华兴”号专产皮帽,以黄鼠狼皮用药物染色后做成皮帽销于各大城市。另外有中利、万聚、德和、泰聚、长吉等20余家以制皮裘为主,集中在城里南营街和东关,从业人员300多人,以家庭成员为骨干兼雇佣季节工,规模大者可达百余人,并聘外埠技师,产品销于全省。徐州与山东为邻,市区的回族大部分也是从山东流入的,其经济面貌与山东相似,多经营皮毛业。清中叶一位扈姓皮毛商就是来自山东济宁,经营致富后广置产业,有“扈半城”之称。 
  桑坡回族更有制皮革皮毛的传统,清代就成为全国有名的皮毛集散地之一。以致有“只知桑坡,不知孟县”之说,大者开作坊致巨富,次则售皮条及弹花弦。回族皮毛业的规模日益增大,“全兴和”丁有贵四兄弟分工合作,最多时雇工达200人,工人专生产熟皮,老板再交给各户妇女缝制。派数十人到外省购生皮,熟皮每天出2000张左右,卖价为:老羊皮一张5元(白洋),西口二毛2元多一张。“义顺全”由丁长江办,雇工200多人,长工20人,专熟白猾皮(小山羊皮),年产达几十万张,每张售价白洋2角。 
  到清朝后期,河北泊头有皮革作坊5个,张家口回族开设的皮条铺有数十家,麻氏家族的许多人都把生意做到京都(北京)、归化(呼和浩特)、蒙古等地。清嘉庆二十二年《推想麻公在生之吉》碑记,顺德府(今邢台)制革业很发达:“汶河北支之西为回族聚居之地,皮货及屠宰业颇发达。”“其生皮多运自西口,制成后销于平、津,年销约30万元。作坊业此者多回教民族,附近居民以缝制皮为生者,千数百户。”河北回族的传统手工业主要是制革业。历史最长,范围最广,从业人数也最多。明、清年间,无论城市或乡村,到处都有从事制革的回族作坊,有些地方的制革业几乎为回族所垄断。

张家川回族群众亦有从事皮毛加工的传统。并具有进行皮毛生产的技术和经验。这些人在历史上被称为“皮货匠”、“毛毛匠”。他们分为两种,一种为加工皮张的人,一种为加工羊毛的人。从事皮张加工的人,专门进行羊皮的熟皮与泡制,并制作皮筒子、皮褥子、皮干衣、老式皮大衣等。一般以户为单位,称做皮毛作坊。从事这种行业的人较多,皮毛作坊也比较普遍。民国初年,张家川就有皮毛作坊58家,其中40家在龙山镇开设,以“全马盛”、“万顺有”、“景新祥”、“会元堂”、“万元敦”等字号最为有名。 
  青海“省垣回民之主要职业为皮毛业,其他如食品、衣鞋、屠宰、棉布、杂货等业次之。回民以吃苦耐劳精神,每年冬季四出收买羔皮,至二三月间制造,除男工在皮厂剪裁外,多数贫家妇女在家缝制操作”。青海的回族做一些牛鞍、马鞍、皮袄、毡袄、毡靴,自带去牧区交易,《湟中县回族社会历史调查》中写道:“制靴匠十分之九是回民,一般是在家制作后背着成品在街上叫卖,收入仅能糊口。” 
  归化“双盛隆”创建于1913年,店铺在今解放路55号。经理杨希周,原籍河北省庆云县。从业人员11人,除杨长子耀庭外,马树林、杨琴堂、杨成栋、杨志清、张连生、吴占奎、代路泽、铁荣升、铁荣兴皆为杨希周师兄弟。创业初,资金1250元银币。经营的产品包括马鞍、马鞠、轿车红皮绳线、大车挽具和农牧民所需的各种皮革制品。它所生产的沙鱼皮景泰蓝座鞍、香牛皮鞠、王爷府鞍和新加坡藤皮马鞍,远销各蒙旗及甘肃、宁夏、青海一带。达拉特旗康王所辖骑兵部队与之建立了长年的供求关系,生意一度兴隆旺盛。 
  民国8年(1919),德阳孝泉人郝顺龙(回族)从安县塔水迁来绵阳北门外泗王庙侧开牛羊肉馆子,兼开皮坊。每年农历八月后,买农村老、病牛,用牛肉开馆子,牛皮制革或割牛皮条子,下脚料熬制牛胶。1949年底,绵阳制革业有9户22人,业主多为回族,多集中在铁牛街。主产烟熏皮,也制作牛底皮、牛面皮、带革、皮包革、羊里革等。计重皮革700公斤,面革420平方米,约折400张牛皮。 
  云南回族皮毛业始于清同治时期。据传,咸丰、同治年间(1856-1872),云南回民杜文秀起义失败后,大理回民李华清和一马姓回民逃到西昌,落脚马水河街,向当地回民传授制羊革皮技术。第一批学徒10人,他们学成后,便父传子,子传孙,各自在家单独生产,均畅销获利。清末民初,马炳才、刘云斋、马天师等户先后招收农村贫苦回族子弟为徒,3年出师,帮师1年后升为技工。到民国20年(1931)前后,马水河街100多户回民中,已有业主41家,技工、学徒工150多人。年生产羊革皮五六十万张。下皮房不够容纳,马世珍又独家建起了上皮房,他在家中挖塘,设灶生产。产品分红皮、本色皮两种。 
     二、销售网络 
   
  (一)“本庄”贸易 
  回族商人每年二月到三月初偕同工人、小生产者前往当时的贸易中心——包头、交城、枣强、大营、顺德府等,和来此贩卖瓷器、茶叶、皮货的各地商人订购买皮货的合同。 
  山西长治回族作坊主前往交城,和来此贩卖瓷器的湖南商人订购买皮货的合同。甘肃、宁夏、青海等省的回族作坊主前往包头和来此贩卖皮毛的京、津商人签订合同。山东的临清、德州,河北的通州、沧州等地回族商人每年到枣强、大营、顺德府等贸易中心和来自山东、河北、安徽、河南、江苏、北平、天津、湖南的商人进行贸易。 
  西北的回族皮货商品主要在当地销售,或批发给京、津、沪、汉等外来客商。包头京津鞍糖铺的从业人员多数来自河北、京津一带。民族成分以回族为主,用本地皮坊提供的熟皮原料,制作各种马具和挽具。回族皮革制成品供应给本地蒙汉族农牧民、外地皮毛客商和骑兵驻军。回民在包头经营鞍辘铺最早有双盛隆、西盛隆、双义永、德盛隆4家。西盛隆开设在今和平路北端美容理发店地段,经理杨希尧。双义永位于今解放路义生祥糖业烟酒门市地址,经理杨希顺。德盛隆坐落在今胜利路国营印刷一厂门市部处,经理王秀峰。1943年又开设荣生祥、荣升商店,鞍韂铺增加到6家。其主要负责人均系回族。这些皮革制品业,经营的成品不断增加,开始是较简单的马具、挽具,后又增添了高档的沙鱼皮景泰蓝座鞍、配香牛皮韂、景泰蓝剪银马镫、新加坡藤皮马鞭等产品。每当春天河开涨潮时期,西来商船皮筏云集南海子黄河渡口,将甘、宁、青绒毛售与包头绒毛店,尔后,从包头鞍鞠铺购置大批鞍具与其他百货运归。解放后,包头的鞍鞠业和其他行业一样生机勃勃,传统的生产项目和新开辟的生产项目一派兴隆。它们除满足社会需求外,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内蒙古军区骑兵生产皮革马具和挽具,为包钢建设者、包兰铁路建设者生产了急需的临时住宅和办公室的单帐篷、棉帐篷、钻机外套,并自行设计、生产大批内层毛毡、外层帆布的帐房。 
  四川西昌回民,百业俱备。制革如制皮带、辔头、缰绳、皮绳、鞋皮。皮毛业如制羔皮、皮衫等皆多。红皮批发商运销木里、丽江、西藏等藏族地区;本色皮由永义昌分号及义珍和商号收购,按型号分三等,用马皮打包,雇马帮运昆明,交永义昌总号,转销广东、厦门、上海、香港、越南、缅甸、新加坡等地区和国家。民国初年青山有皮灶21眼,撒、保、张、马、王、杨等氏均为“皮革世家”;青山皮货一度在滇东沿边各县和贵州西部各地卖红了名。早在民国初年,青山就流传着“一坡马牛羊,两岸皮货商,四排饮食摊,八条土布巷”的评说。 
  西口皮货由回族商人运销各地,或批发给京、津、沪、汉等外来客商,再由他们转运各地。加工后的皮货身价百倍,一件二毛滩草皮筒售价银币160元。上好的水獭皮每张售价100元,制成衣领或帽子,每件售价100-150元。所以各皮货商莫不获厚利。经营皮革原料仍很赚钱,许多陕西皮货商,多经营生皮出口,“一张血皮可换取8块银元”,仅汉中、安康的汉江一路因“皮货较昂,较前不啻三倍,羊皮牛皮两项,每年约及2000捆,每捆平均155两,价银将及3万两”,收入很可观。充分表现了西北皮货经陕西技术改造后,资源优势转化为效益优势的历史能动作用。临夏皮货的历史有100多年,过去由于交通闭塞,产量少,没有打开外销门路,只有在兰州及川北部地区销售。临夏每年加工外销的皮货约有万件左右。老羊皮加工后,在本地销售,野生皮由外国商人购买出口。民国初期,皮货在临夏汇集成庄,作坊业大幅度增多,从事加工缝制的工人有几百户。临夏皮货商比较有名的有“复兴成”号、“玉美丰”号、“信义”号,一般的也有十几家。皮货商将皮货销往四川、汉口、上海、北京等地。 
  大西北的行商坐贾垄断了西南皮货市场的90%。成都的绸缎、皮匹工业品,尤其是手工业品,又是他们采购的大市场。由于他们的往来经商,对西北与西南的贸易起着沟通、交流与促进的作用。 
  东部的回族皮货产品主要销售到京、津、沪、汉、苏等地。山东济宁回族皮毛产品当时年产皮衣数万件,行销全国各地,尤其是济宁产品发往苏州增盛皮庄,由其收购包销,价格每年均由该庄开牌定价,同时也作为济宁当地交易价格标准。王增盛、陈恒昌、朱六和三大作坊,均委托增盛皮庄代为推销,控制苏州市场。这一时期济宁的皮货业以生产裘皮为主,兼产帽、手套、皮袜零碎件,不通过行栈,全部自产自销。民国初年,济宁皮货主要以生产裘皮衣物为主。随着“牛庄”生意的持续热销,出产的牛皮、山羊皮北销京津,南销沪杭,为国内一些新兴的皮革公司提供制作高档夹克、皮鞋、皮包、手提包等。越河北街和盛成皮庄朱汝和1910年开始经营“牛庄”皮生意,每次均成车成吨往上海、苏州、杭州发货,与上海“毛王”杨润生、鲁庆来进出口总公司的李荆川均有来往。朱汝和牛庄,在上海销货采用汇兑方式,与济宁恒顺成百货店互相通融汇兑,既安全又便捷。山东临清回族生产的皮袄,都运到河北的枣强和大营等地去卖,然后再由中间商人贩运到江苏、湖南等地去销售。因南方棉花少,故北方的皮货很受欢迎。 
  河南桑坡生产的产品有羊皮、皮袄、弹花弦车、马鞍具皮条等,货物远销武汉、上海等地,民国年间,很多桑坡商人移居到甘肃、宁夏、河北、陕西、湖北、上海、江苏等省及省内的绝大多数地区。至于大洋皮货,都是零星小户家庭经营,做一部分老羊皮袍和背心(俗称皮领褂)。这些货品,当时的销路是山东、河北、安徽、河南、江苏。间有北平、天津、湖南的商人来购买。辛亥革命后,大部分运往汉口销售。丁有贵四兄弟合开的“全兴和”号在汉口等地设有“兴和”商号专营店卖老羊皮、西口二毛等,丁荣昌和南阳人马汉三在汉口合伙开的“鸿昌”号、“恒昌”皮货局、“兴盛玉”商号,自恒芳在汉口开的“兴盛玉”分号,资金雄厚,皮货做工讲究,货真价实,言不二价,在南方信誉极高,每年皮货运到汉口,有8家皮行争相销售,相传南方姑娘出嫁时,非要“兴盛”的皮袄做嫁妆不可,否则不出嫁。 
  西北的回族皮货业与东部的回族皮货业之间也有交流,在山东、河北境内出现了通州、沧州、德州、济宁等牛羊、制革行业,并西出曹州达开封、洛阳,西上长安与陕、甘、宁的回族商人接通,商人可与安徽的皮货业相连,由淮河进入河南的周口、开封的朱仙镇以达黄河北岸的孟县、泌阳,形成了直、鲁、豫、皖四省的皮毛互转,西口北口人中原的皮毛可沿黄、淮,再入内地交流。从而使回族分布在牛羊、制革、皮毛这一系列对口商业上,形成了有一定路线的聚居点。 
  总之,由于回族人善于经商,他们的分布呈活跃状态,在流动性的商业线上固定在一个聚居点上。显然,这样结合交通搞流通、做生意,既便于流通,能充分利用水陆交通网络节省流通费用和流通时间,又适于在流动中定居和彼此联系,以聚居点为中心向周围辐射开去,形成商业服务网,动中有定,定而有连,活跃地开展各种商业活动。 
   
  (二)洋庄贸易 
  鸦片战争后,古老的中国被卷入国际市场,变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供给国。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,大大降低了中国到欧洲的货运价格,使得大宗货物的贸易有利可图,外贸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,皮毛市场也发生了变化。1871年,中国和英国接通电报通信,加快了中国与欧洲的市场联系。19世纪70年代后期,羊毛作为毛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料,随着国际市场需求的增多,贸易量逐步增加。回族的这一传统行业开始融入到国际市场,规模大、范围广、持续时间长、影响巨大。那时德国的德华洋行、隆昌洋行,美国的慎昌洋行、美丰公司,英国的怡和洋行等都在中国内地设有分支机构或代理处,用各种方法抢购皮张,皮张价格日渐高涨,每年运到国际市场的皮货数量很大,出口量激增。回族皮货商认为皮毛生意有利可图,利用在内地的网络优势,积极参加了皮货出口贸易的竞争。 
  20世纪20年代以后,“洋庄”生意渐多,由于西方国家崇尚自然美,流行翻毛大衣,济宁越河北街和盛成皮庄与上海“毛王”杨润生、鲁庆来进出口总公司的李荆川均开展贸易。陈玉顺皮行以灵活的手段将17家外商吸引到行内,起步较晚,后来居上。洋庄业务持续时间较长,一直到解放以后。在徐州开设的鲁兴皮行吸引外商,也随之转往徐州继续保持伙伴关系。王玉盛皮行打入天津洋商市场较早,站稳脚跟后,长驻天津,与济宁胞兄弟电信不断,从济宁往天津发货,总是靠信息优势捷足先登,别人总是步王玉盛后尘,无法与之竞争。朱宗瀛独资经营的和盛成皮庄,优势在于他本人善于钻研,“你无我有,你有我新,你新我优”,革新挖潜,别人不要的光板无毛、残次“甩皮”他都要,各有各的销路,都能派上用场。主要是他的信息来源渠道多、快,每日书信、电报不断,能掌握国际收购规格及行情的千变万化。他在天津开设盛记毛庄,直接经营出口贸易。桑坡丁长江开的“义顺合”号在上海开设“丁达记”商号,并通过马晋卿的“协兴公司”出口到欧美市场。 

结语

皮货贸易给近代回族和社会的诸多方面都带来了积极影响,它促进了西北地区回族与东部地区回族的交流、沟通,回族与汉族等的交流、沟通,促进了中华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,强化了回族的这一传统行业在全国经济中的作用,回族经济从此开始融入到国际市场体系中,成为全球产业链条中的一环,提升了回族经济的市场化进程。


 免责声明:     本微信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或作者推荐,本微信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请与我们联系。



往期内容

【平凉阿訇】西北经学泰斗——普洱马阿訇传略

【平凉阿訇】一代经师——王善明阿訇

马良骏阿訇致师弟兰秀斋阿訇的信(阿拉伯文)

王静斋阿訇在平凉

历史人物‖“红色阿訇”蔡登霄

老照片‖美国人眼中的平凉1936

【平凉记忆】陇东旱码头上的赶脚人



微信号:pl-muslim
平凉经字画、民族书画、民族用品经销、网站建设、电子商务、影视制作、婚礼庆典拍摄、宣传片制作联系电话:13399337896

期待您投稿 合作 建议……

编辑:储月斋主

微信号:cyzsuxh

 邮箱:939714321@qq.com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